落葬是對已故者來說是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,根據民俗習慣“入土為安”,那么如何選擇最佳落葬日為好呢?其實,當代人們的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,有時連清明、冬至前后六天都抽不出時間,所以骨灰落葬的時節在悄然發生著變化。公墓則一年365天為客戶辦理骨灰落葬業務。
以下是一些落葬習俗,可供客戶參考。
1、按民俗習慣在已故親人的周年落葬最有紀念意義,叫“周年葬”。
2、在已故者死后的七七49天內入土為安叫“熱灰葬”。
3、也可以選擇一個“黃道吉日”圖吉利,叫“吉利葬”。
4、在已故者死后的一百天落葬為佳期,叫“百日葬”。
5、清明、冬至期間前七后八落葬,叫“習俗葬”。
6、大寒節氣是遷墓落葬的最佳日子,叫“干燥葬”。
7、五月初五:是中國傳統節日——端午節,民間也在此日祭祀先人。
8、六月十九:觀音菩薩成道日,民間有拜觀音求救渡的習俗。
9、七月十五:即鬼節,此日亡人可以得渡,脫離苦海,是靈魂解脫的節日。
10、七月十三:地葬菩薩生日,將救助一切行善之人。
11、十月初一:此時寒意已現,民間有送寒衣之俗。
12、十一月十七:此日祭供有請求佛祖超渡亡靈之意。
13、十二月二十三:俗稱小年,是祭祀迎春之日。
14、同時,可以在每月初一、初八、十五、十九、二十三、二十九和三十祭供。
下葬的基本流程和常識
一、取骨灰運到墓地
用紅布把骨灰包好,對角包,后左右前,原位放壹圓硬幣一枚(起墳時,在原位放紅蘿卜一個,用紅布包好) 。
原有隨骨灰盒擺放的物品,用紅布包好全部帶往墓地,屬于隨葬品。
兒女,孫子等都可抱著,但不可隨意落地。
骨灰上車后即屬于靈車,開動后不準再上下人,直到墓地。
經幡。先人過百天屬于白喜事,掛紅色經幡,撒紅紙錢。不足百天, 撒白紙錢,掛白幡。
撒紙錢,39、59、99;當過橋,岔道,門洞等犯沖的地方各撒3、5、7、9張;由兒子或女婿撒,女人盡量不動手。
鞭炮,起車3掛,落葬后3掛。
到墓地后出示“安葬證”和“安葬通知單”,可購買隨葬品。具體隨葬品見隨葬品清單。
二、安葬
揭墓,燃放鞭炮。
清理墓穴,拉起遮陽、遮影白布(女性親屬) 。
入紅色地毯,擺放北斗七星(勺朝北)。
安放骨灰。(單葬放中間,合葬搭連紅布條,筷子一雙,紅布纏上,一定不要系疙瘩)戰碑后看男左女右。
擺入靈牌、獅子、花環、金元寶等隨葬品。(金元寶擺四角,一角一個,東水缸,油缸,西米缸,玉龜擺西面) 兒孫,親屬往墓穴四角放一點黃土。 誰動手誰戴紅手套。
三、祭祀
點燃香火,擺放貢品。(鮮花,糕點,饅頭,水果兩樣,副食兩樣,酒等)每樣都要單數。
祭酒自備3個酒杯。敬天、地(由左至右)、先人各三杯。
兒女祭拜,到祭祀園燒紙,三拜三叩首。
放生紅色公雞或九條紅色魚